马未都:博物馆热肯定来了,但民营的红利很少

华宇注册
你的位置:华宇注册 > 业务范围 > 马未都:博物馆热肯定来了,但民营的红利很少
马未都:博物馆热肯定来了,但民营的红利很少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2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近年来,“博物馆热”越来越引人瞩目。但如果仔细辨认这份热闹就会发现,迅速增长的观众集中涌向的依然是知名的大型国有博物馆,民营博物馆并没有从中分享到多少关注,甚至在一片繁华的局面之下,还有一些困于窘境的小馆黯然离场。

在民营的阵营中,观复博物馆无疑是一个佼佼者,1996年它作为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开门迎客,在其后28年的成长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有关观复博物馆的成功经验,以及当前热潮下民营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对收藏专家、文化学者、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进行了专访。

马未都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

马未都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

观复博物馆走到今天,步履维艰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1996年,你创立了观复。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做一个博物馆?在没有私立博物馆的先例下,创立过程经历了哪些曲折?

马未都:动这个念头其实是1990年,第一次提出正式申请是1992年,那时候各种条件都不允许,所以没获批准。四年以后,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,北京市文物局就把我们这个事提上了议事日程,1996年10月30日,我们拿到了法人资格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创立之初的观复,经营状况是怎样的?

马未都:一开始比较艰苦。首先人家不理解,很多人说你做这干吗;社会也没有更多的这种需求,当时全中国的博物馆才2000多家。经营肯定是要花精力的,比如我们需要去做些生意,用赚的钱去做博物馆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观复成长最为迅速、健康的阶段是哪一个时期?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马未都:头十年还是很艰苦的。第二个十年就好很多,有各种人愿意参与了。第三个十年就是现在,社会需求明显增加,而且明显年轻化。

我一直认为,今天跟传统社会不一样的一点是信息传递,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,所以过去物以稀为贵的概念要改成物以“知”为贵,媒体变得非常重要。我们就特别注重媒体宣传,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作为一家私立博物馆,在28年的经营中,观复有得到过什么相应的财政支援吗?

马未都:财政支持一开始是没有的,这几年国家会有一些补贴,尽管不是很多,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,你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认可。

我觉得随着社会发展,会有一些社会基金来资助。不过我们现在对社会资金的应用特别谨慎,以我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,管人要点钱不是很难的事,但是在目前制度不完善的时候,我是拒绝动用社会资金的,我要防止它出现负面的东西。我们做文化上的事,很多人是不理解的。在不理解的前提下,如果发生问题,大家就会误解你。比如有人说你的文物怎么不能卖两个赚钱,不卖,我不做这生意,第一国家不允许,第二我们也自律,博物馆不会通过买卖文物这种事去生存的,我们是靠展品活着的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观复日常的营收主要有哪些方式?收入和投入之间可以达到平衡吗?

马未都:我们能做的事就三块儿。第一,传统的门票收入;第二,服务类型的收入,比如你叫一个人工讲解,你要多付点钱,有的单位用一下场地,收一点费用;第三,品牌商品收入,我们将来还要更多地出去合作,比如我就很想做观复猫跟牛奶的合作,这样会引起孩子对文化的关注。

观复博物馆两个馆的收支已经很多年都是平衡的。当然,博物馆不能赚钱,它赚的钱只是一个留存,不能分配。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组织,是养育的状态,就跟我们家里养盆花,这花就是为了赏心悦目,你不能指望这花还能给你结出果来,你还拿它去炒菜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一路走来,观复在运营思路上有什么成功经验?

马未都:我觉得有两点。第一,我们要抓品牌,让更多的人知道观复博物馆这个品牌,让观复博物馆能够从文化的高度深入人心,这样的话人家才愿意花钱进来看看。第二,要适应社会的变化——举例说,我们博物馆有大约40只猫,都是我们领养的流浪猫或者人家弃养的猫,这些猫无形中会给博物馆带来很多好处,我发现家长带着孩子来,孩子看一会儿就疲倦了想走,现在因为有猫,孩子都不走,家长想走了孩子还不想走;我们还把这些猫做成了出版物,通过观复猫来传递中国的知识,孩子比较容易有兴趣又容易听进去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现阶段,观复还有什么困难或者危机吗?

马未都:观复博物馆走到今天是步履维艰的,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仍然做了这种准备,因为有了这30年的经验,相对来说还是有信心、有能力去应对社会的一些变化。有时候最坏的时机中可能给你留下了一个最好时机的缝隙,就看你能不能准确地抓住它,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就跟大病初愈的人会觉得神清气爽是一个道理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观复已经28岁了,你也马上70岁了,总有一天,你将不再有精力亲手牵着它继续往前走。那时,你会怎样告别它?又会给予它怎样的规划和期待?

马未都:我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把观复博物馆完整有效地留给这个社会。我希望观复博物馆能永续生存,起码我不在了,它还能生存。

个人或企业做博物馆,从来都非常困难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最近几年,我们总能看到所谓“博物馆热”的说法。您对此有什么感受吗?

与此同时,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民营博物馆关门停运了,所以对于民营博物馆而言,当前的热潮意味着什么?

马未都:博物馆热肯定是到来了,很明确,现在来博物馆的人比原来多了。我觉得这次热闹还会持续,它会变成很多人的生活内容。你到西方去,西方博物馆一到节假日基本上都是满员的,人们真的有这种精神需求。

博物馆热给民营博物馆带来的红利很少。虽然民营博物馆也有2000多个了,占了全国博物馆的1/3,但是民营博物馆大部分还是属于那种比较小的、单一品种的,然后也没有社会知名度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在博物馆的整体阵营中,民营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?

马未都:它是对国有博物馆的一个补充。我们肯定是一个弱小的、自然生长的状态,但是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,你能看到民营博物馆里还是有很多能做得很好,起码我就做出来了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观复是民营博物馆中的佼佼者。一定程度上,这与你本人的知名度、影响力不可分割。但马未都只有一个,所以观复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吗?

马未都: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中有1/3是民营的,我觉得要达到观复博物馆这种知名度是很难的,我也不能说它不可复制,我只能很谦虚地说它非常难复制。它的难复制表现在至少两个方面。第一个方面是时代,我的成长曲线跟国家的成长曲线是吻合的,这个很难复制;第二个方面是我个人的情况,我最初是一个文学编辑,写跟说这个事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,而且我愿意积极去做,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,有的人愿意去做这种传播,但是做了没人认,有的人学问大,但没法去跟公众说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那有什么是可以分享给同行的吗?

马未都:第一,要有足够的心理和经济准备。今天跟30年前不一样,30年前想法比钱重要,那时候的人都想不到,今天是想法都有,但没有钱不行,要有资金的准备、充分的考量。第二,做的同时要注重宣传,就像今天5个亿拍一部电影,你得至少准备出2亿来宣传,如果你不宣传,多好的电影都没人看。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:听起来,似乎做博物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?

马未都:个人或者企业做博物馆,从原来到今天都是非常困难的,我知道的博物馆每年都是往里拨进去很多钱。国有的博物馆是财政拨款,那是另外一套系统,换句话说它就是那么生存的,我们(民营)是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。我老说我是黄山悬崖峭壁上长的一棵歪脖松,长不大也死不了,它是特殊条件下在缝里活下来的。你真往那缝里去种,怎么种也种不活。民营博物馆在今天想要做到有规模有效益,我觉得确实是一个难题,没那么容易。

记者:徐鹏远



Powered by 华宇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